【平衡态艾灸】艾灸取穴知多少?最常见实用的艾灸穴位
专栏:健康资讯
发布日期:2020-08-31
作者:平衡态艾灸
收藏:

中医讲究“阴宜补,阳勿浮”,即如果阴虚,就需要滋阴,如果阳气太弱,或者阳气短时间内增加,相对出现过剩的现象,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阴不足以敛住阳气,阳气就会向外浮散。

一、艾灸伤阴表现
1、 嗓子干、咽喉肿痛。有这种情况要多灸太溪穴,这类人一般存在肝肾阴虚的症状,且以更年期女性常见。每天点枸杞,配合艾灸,当气血充足之后,余火自然得以归位。
2、胸中烦躁。这是正邪相争的表现。艾灸之后,体内阳气增强,正邪相交,如果胸中有郁滞之气,就会出现烦躁、上火的症状。建议艾灸涌泉穴,同时在膻中穴进行刮痧,平时适当增加饮用温白开水。
3、五心烦热。这类人一般是阴虚阳盛之症,阳气本就旺盛,可以选择暂时停灸,选择一些滋阴的中成药、比如早晚吃一丸六味地黄丸,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,多吃蔬菜、水果,培补阴血,然后再选择艾灸下焦滋阴补血的穴位,比如太溪穴,涌泉穴,艾灸时间不要太长;
4、眼睛干涩,眼屎多,一般以肝阴虚为多见,肝开窍于目。所以平时要注重情绪的调理,艾灸太冲、太溪穴引火下行,同时用刮痧板刮痧肝俞、胆俞。
5、口干舌燥、口腔溃疡。艾灸之后,阴阳相互抗争,阴液消耗的比较大,所以容易口干,在艾灸之前后都要饮用适量白开水。同时也可以艾灸太溪、涌泉穴引火下行。
6、耳内疼痛。凡脏腑有病邪,所开窍之处,都会出现好转反应。肾开窍于耳,灸后耳内疼痛,说明肾虚或者上焦经络不通,可以吃一点枸杞、黑色入肾的食物,同时在大椎穴进行刮痧,艾灸肾俞、太溪穴培补元阳。

二、滋阴方法
1、艾灸滋阴的穴位:涌泉穴、太冲穴、太溪穴、三阴交,各灸10分钟。
2、经常泡 脚、搓脚以引火下行,每周泡脚至少3次,每次20分钟左右!
3、吃滋阴的食物:银耳、木耳、莲子、百合都是滋阴的。

三、艾灸原则
1、晚上慎重艾灸:最迟要在23点前完成艾灸,因为23点-1点是子时,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,也是人体经气”合阴“的时候,这时睡觉最利于”养阴“。而艾灸生发阳气,此时还灸影响睡眠、养阴。
2、灸量问题:儿童、体弱者、功能减退之疾患者灸量一定要小,慢慢增加艾灸时间。腰背、肩股皮厚肉多、沉寒痼冷,阳气欲脱,可大灸;头面胸部、四肢末端皮薄多筋、风寒感冒、痈疽痹痛灸量需小。
3、艾灸时间:上午>下午>晚上,如果是治疗急性病或者突发病可以天天灸,如果是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病,那就不需要天天灸了,一周3次就可以!
4、艾灸顺序: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,应先灸阳经,后灸阴经,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,也就是先背部,后胸腹,先头身,后四肢,依次进行。

 

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
中医讲究阴宜补,阳勿浮,即如果阴虚,就需要滋阴,如果阳气太弱,或者阳气短时间内增加,相对出现过剩的现象,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阴不足以敛住阳气,阳气就会向外浮散。

一、艾灸伤阴表现
1、 嗓子干、咽喉肿痛。有这种情况要多灸太溪穴,这类人一般存在肝肾阴虚的症状,且以更年期女性常见。每天点枸杞,配合艾灸,当气血充足之后,余火自然得以归位。
2、胸中烦躁。这是正邪相争的表现。艾灸之后,体内阳气增强,正邪相交,如果胸中有郁滞之气,就会出现烦躁、上火的症状。建议艾灸涌泉穴,同时在膻中穴进行刮痧,平时适当增加饮用温白开水。
3、五心烦热。这类人一般是阴虚阳盛之症,阳气本就旺盛,可以选择暂时停灸,选择一些滋阴的中成药、比如早晚吃一丸六味地黄丸,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,多吃蔬菜、水果,培补阴血,然后再选择艾灸下焦滋阴补血的穴位,比如太溪穴,涌泉穴,艾灸时间不要太长;
4、眼睛干涩,眼屎多,一般以肝阴虚为多见,肝开窍于目。所以平时要注重情绪的调理,艾灸太冲、太溪穴引火下行,同时用刮痧板刮痧肝俞、胆俞。
5、口干舌燥、口腔溃疡。艾灸之后,阴阳相互抗争,阴液消耗的比较大,所以容易口干,在艾灸之前后都要饮用适量白开水。同时也可以艾灸太溪、涌泉穴引火下行。
6、耳内疼痛。凡脏腑有病邪,所开窍之处,都会出现好转反应。肾开窍于耳,灸后耳内疼痛,说明肾虚或者上焦经络不通,可以吃一点枸杞、黑色入肾的食物,同时在大椎穴进行刮痧,艾灸肾俞、太溪穴培补元阳。

二、滋阴方法
1、艾灸滋阴的穴位:涌泉穴、太冲穴、太溪穴、三阴交,各灸10分钟。
2、经常泡 脚、搓脚以引火下行,每周泡脚至少3次,每次20分钟左右!
3、吃滋阴的食物:银耳、木耳、莲子、百合都是滋阴的。

三、艾灸原则
1、晚上慎重艾灸:最迟要在23点前完成艾灸,因为23-1点是子时,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,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,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。而艾灸生发阳气,此时还灸影响睡眠、养阴。
2、灸量问题:儿童、体弱者、功能减退之疾患者灸量一定要小,慢慢增加艾灸时间。腰背、肩股皮厚肉多、沉寒痼冷,阳气欲脱,可大灸;头面胸部、四肢末端皮薄多筋、风寒感冒、痈疽痹痛灸量需小。
3、艾灸时间:上午>下午>晚上,如果是治疗急性病或者突发病可以天天灸,如果是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病,那就不需要天天灸了,一周3次就可以!
4、艾灸顺序: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,应先灸阳经,后灸阴经,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,也就是先背部,后胸腹,先头身,后四肢,依次进行。

艾灸能健身、防病、治病,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。艾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,具有温经散寒,扶正祛邪,疏通经络的作用,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。更由于艾灸养生保健功效显著,而受到世人的推崇。

1598837627824057678.png

【百会穴】:百会穴位于头部,后发际正中上7寸,当两耳尖直上,头顶正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,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,头顶正中心,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穴。当前发际上五寸,后发际上七寸,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(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,直到后发际正中点)。

百会穴主要应对头面五官、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:如头风、头痛目眩、耳聋、耳鸣、目不能视、鼻塞、鼻衄、口噤不开、角弓反张、小儿惊痫、脱肛、泄泻、痔疾等。

 

1598837711707062521.png


【肩井穴】: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,前直对乳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、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,肩井穴位于人体的肩上,前直乳中,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,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。

肩井穴主要应对肩背痹痛、上肢不遂、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;瘰疬;乳痈,乳汁不下;难产,胞衣不下。

1598837672678051712.png

【大椎穴】:大椎穴位于脊柱区,后正中线上,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正坐低头,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,颈部下端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约与两肩峰相平(也可正坐低头,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)。若突起骨不太明显,让患者活动颈部,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,约与肩平齐。

大椎穴主要应对发热,疟疾,中暑,感冒,癫狂,癫痫,骨蒸潮热,盗汗,咳喘,脊背强急,项强;以及肺结核,支气管炎等。

 

1598837742490074231.png


【风门穴】:风门穴在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风门穴位于背部,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(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)的中心,以第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)。

风门穴主要应对胸肺及项背部等疾患:如伤风感冒、头痛发热、颈项强痛、鼻流清涕、咳嗽气喘、胸背疼痛、呕吐、黄疸、水肿、角弓反张、发背、痈疽等。

1598837673151049761.png

【肺俞穴】:肺俞穴在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肺俞穴位于背部,当第三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1.5寸(二指宽)处。

肺俞穴主治咳嗽,气喘,咯血,骨蒸潮热,盗汗;以及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肺炎,肺结核,荨麻疹,皮肤瘙痒症等。

1598837743660056268.png

【心俞穴】: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,当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,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,当第五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(或左右约1.5寸)。

主治疾病:心俞穴主治心神及局部等疾患:如心痛、胸闷、惊悸、癫狂痫、卧不得安、失音不语、咳嗽唾血、咯血、便血、肩背痛、痈疽发背、手足心热、遗精等。

1598837743116023829.png

【肝俞穴】:肝俞穴位于背部,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,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,第九胸椎凸骨下,左右旁开1.5寸(或第九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)处。

肝俞穴主要应对黄疸,胁痛,胃痛,吐血,衄血,眩晕,夜盲,目赤痛,

青光眼,癫狂,痫证,脊背痛;以及急、慢性肝炎,胆囊炎,神经衰弱,肋间神经痛等。

1598837744589022003.png

【脾俞穴】:脾俞穴位于背部,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,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,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两指宽)处。

脾俞穴主要应对脘腹胀痛,胸胁支满,呕吐噎膈,黄疸,泄泻,鼓胀,痢疾,便血,带下;以及胃炎,消化性溃疡,胃下垂,肝炎,糖尿病,消化不良,贫血等。

 

1598837744191018903.png


【胃俞穴】:胃俞穴在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,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,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左右旁开二指宽)处。

胃俞穴主要应对胸胁痛,胃脘痛,呕吐,腹胀,肠鸣,消化系统疾病,如胃溃疡、胃炎、胃痉挛、呕吐、恶心等。

 

1598837745502023784.png


【肾俞穴】:肾俞穴位于腰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,肾俞穴位于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二指宽)处。

肾俞穴主要应对肝肾、膀胱等疾患:如腰脊酸痛、小便淋沥、尿频尿闭、遗尿尿血、阴中疼痛、遗精白浊、阳痿旱泄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血崩、赤白带下、不孕、头痛眩晕、视物不明、耳鸣耳聋、水肿、消渴、咳喘、虚劳、中风失语、手足不遂、失眠健忘、癫疾、少腹急痛、肾泄、骶部疼痛、脚膝拘急等。

 

1598837745152032713.png


【命门穴】:位于腰部,背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,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。指压时,有强烈的压痛感。

主要应对腰痛、遗尿、泄泻、遗精、阳痿、早泄、赤白带下、月经不调、胃下垂、前列腺炎、肾功能低下等。

 

1598837746140058084.png


【八髎穴】:八髎就是八个穴位: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各一对,所以叫做八髎, 这是一个区域,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,邻近胞宫。

取穴方法:可以俯卧,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,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;取穴時,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,小指按在骶角(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)上方,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,侧中指尖所按之处。

主要应对腰骶部疾病、下腰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下肢痿痹、小便不利、月经不调、小腹胀痛、盆腔炎等病症。

 

1598837745743067364.png


【腰俞穴】:位于人体骶部,当后正中线上,适对骶管裂孔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,腰俞穴位于腰部,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穴。

主要应对:腰脊强痛、腹泻、便秘、痔疾、癫痫、月经不调、下肢痿痹。

 

1598837747288092016.png


【膻中穴】:在胸部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之中点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可以仰卧,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;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。

主要应对:胸痹心痛、腹部疼痛、心悸、心烦、呼吸困难、过胖、咳嗽、气喘、咯唾脓血、产妇缺乳症、乳腺炎等。

1598837746877001646.png

【中脘穴】: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,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具体找法: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。

主要应对:头痛、目眩、耳鸣、食欲不振、翻胃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、腹鸣、呕吐、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
 

1598837748203048970.png


【神阙穴】:别称脐中、气舍、气合,属任脉。

取穴方法:位于腹在脐中部,肚脐中央。

主要应对:胃炎、泄痢、绕脐腹痛、脱肛、水肿鼓胀、肠炎、痢疾、产后尿潴留等。

1598837747769040016.png

【气海穴】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1.5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,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,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,即为此穴。

主要应对:虚脱、四肢乏力、腹泻、痢疾、便秘、小便不利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崩漏、脘腹胀满、大便不通、腰痛、食欲不振、夜尿症等。

 

1598837749132041963.png


【关元穴】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3寸。

取穴方法: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,将此线五等分,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,即是此穴。

主要应对:眩晕、少腹疼痛、吐泻、痢疾、脱肛、便血、小便不利、尿频、尿闭、遗精、白浊、阳痿、早泄、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经痛、赤白带下等。

 

1598837748599041972.png


【中极穴】:位于人体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下4寸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,可采用仰卧的姿势,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具体找法: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,由下向上1/5处即为该穴。

主要应对:小便不利、阳痿、早泄、遗精、白浊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水肿等。

 

1598837750130022887.png


【曲骨穴】: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仰卧,于腹部前正中线上,耻骨联合上缘的中心点(即凹陷处)取穴。

主要应对:小便淋沥、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阴囊湿疹、膀胱炎、赤白带下、子宫内膜炎等。

 

1598837749503067605.png


【内关穴】:位于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先攥一下拳头,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,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,然后放松手指,腕横纹上2寸、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。

主要应对心痛、心悸、胸闷、胸痛、胃痛、呕吐、失眠、癫痫、上肢痹痛、偏瘫、手指麻木等。

 

1598837751609047855.png

【列缺穴】:位于人体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(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),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。

取穴方法:取此穴位时应正坐或仰卧,微曲肘,侧腕掌心相对,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

主要应对:伤风外感、咳嗽、气喘、咽喉肿痛、口眼歪斜、齿痛、遗尿、尿血、阴茎痛、上肢不遂、手腕无力或疼痛等。

 

1598837750550026453.png


【合谷穴】: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。

取穴方法:伸出右手,将拇指和食指分开,展露虎口,把左手拇指横纹放在右手虎口处,向下按住,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(向下按压有胀痛感)。左手合谷穴取穴与右手相同(合谷穴在手背一、二掌骨之间,第二掌骨桡侧缘中间凹陷处,)。

主要应对:发热、头痛、目赤肿痛、咽喉肿痛、齿痛、耳聋、面肿、口眼歪斜、中风口噤、热病无汗、多汗、消渴、痛经、经闭等。

 

1598837752949002354.png


【阳陵泉穴】:位于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,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应侧卧或仰卧,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,小腿外侧,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中。(即:在小腿的外侧,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(腓骨小头),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1寸左右有一个凹陷)。

主治疾病:半身不遂、麻木、膝膑肿痛、坐骨神经痛、脚气、胁肋痛、口苦、呕吐、肝炎、胆囊炎、胆道蛔虫症,膝关节炎等。

 

1598837752366092230.png


【足三里穴】: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左腿用右手、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,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,指尖处即为此穴。

主要应对:胃痛、呕吐、腹胀、腹痛、肠鸣、消化不良、泄泻、便秘、痢疾、咳嗽气喘、心悸气短、失眠、头晕、膝痛、脚气等。

 

1598837754165042869.png


【三阴交穴】: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,胫骨后缘处。

取穴方法: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,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,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,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。

主要应对:遗精、阳痿、阴茎痛、小便不利等。

1598837753675027578.png

【太溪穴】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,可采用正坐,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,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
主要应对:头痛目眩、咽喉肿痛、齿痛、耳聋、耳鸣、气喘、胸痛咯血、消渴、月经不调、失眠、健忘、遗精、阳痿、小便频数、膀胱炎、腰脊痛、肺气肿,支气管炎等。

 

1598837755176036605.png


【太冲穴】: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

取穴方法:脚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缝间,往上1寸(约一个拇指横宽)处。

主要应对:头痛、眩晕、月经不调、遗尿、胁痛、腹胀、咽痛嗌干、目赤肿痛、下肢痿痹等。


1598837754704087964.png

【隐白穴】: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处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正坐,足着地,在足大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,按压有痛感。

主要应对:腹胀、便血、尿血、月经过多、崩漏、多梦、惊风。

 

1598837755647098887.png


【涌泉穴】:位于足底部,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。

取穴方法: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,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。

主要应对:高血压病、神经性头痛、急性扁桃体炎、过敏性鼻炎、子宫脱垂、下肢痉挛、下肢瘫痪、失眠、音哑、咳嗽、风疹、小儿惊风、心肌炎、糖尿病、怕冷、阳萎、遗精、更年期综合征等。

中医专家指出,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。因为夏天穿衣少,即便不去医院,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,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。而且天气热,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,不容易被烫伤。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。

中医认为,阳虚、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。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。艾叶是温性的,属于纯阳之物。艾灸能够温通经络,祛除寒湿,补益人体阳气。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,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,温补的作用更强。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,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。

上一页:平衡态高电位:血液循环所带来的问题,应该得到重视
下一页:艾灸平衡态艾灸:个个都说艾灸好,究竟好在哪里?是否要交智商税
说点什么
发表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