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传统将三伏天分为:初伏、中伏、末伏;按照中医「春夏养阳」的原则,由于夏季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,尤其是三伏天,肌肤腠理开泄,经络、气血运行也达到高峰,可利用艾灸以热驱寒,充分利用天地的能量、艾灸的能量及药物的能量,通过穴位、经络、皮肤吸收直达病处。三伏天艾灸取穴保健,足三里可补气血、健脾胃;关元穴可补肾壮阳、温通经络、理气和血、补虚益损,补一身之元气;神阙穴,可温通元阳、复苏固脱、调和脾胃、益气养血;中脘穴可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。在三伏天,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,毛孔张开。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,鼓舞阳气,驱散体内寒气,调整阴阳,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
依据中医学“冬病夏治”“春夏养阳”等理论,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,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进行温热刺激,起到温经通络、散寒祛湿(温肾散寒,健脾祛湿)的作用。三伏天艾灸治女人病取穴,关元、肾俞、三阴交、血海;慢性咳嗽取穴:肺俞穴,可温肺止咳,化痰平喘。脾胃虚弱,经常便溏者,取穴:足三里、天枢、神阙、中脘,可温补脾肾,散寒止泻。长期呆在空调房,室内外温差大,易引发肩颈椎病,取穴大椎穴可温阳利湿。三伏天艾灸可以去除体内久伏的寒湿之邪,从而改善体质,恢复健康。
初伏、中伏、末伏是三伏天的三个时期,在三伏天里,不同时期进行艾灸,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,三伏天的前一些日子,我们可进行伏前调理灸和伏前培元灸,伏前调理灸可排毒祛寒湿;伏前培元灸可培补元气;在初伏期间,可进行初伏灸,有大补阳气,增强免疫力的作用;中伏灸和末伏灸都能做到症状调理的作用;三伏天后,固本培元十分重要,我们也称之为伏后固本灸。三伏灸能预防多种冬病,主要对与肠、肺有关的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疾病和虚寒有关的关节痛的调理效果最为显著,正所谓“未病先防”,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,三伏灸也能补阳驱寒、预防疾病,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。